环球热消息:普京部署“冬季攻势”,成功却不必在冬季?


(资料图)

自从克里米亚大桥(Kerch Bridge,又称“刻赤大桥”)疑似被乌军攻击之后,俄军自10月10日起一连两日对乌克兰各地发动密集的导弹和无人机攻击,打击了不少平民设施,乌方更称有三成能源基建遇袭。虽然11日的攻击规模明显比首日攻势为小,但此等反攻已能大约预示普京的“冬季攻势”样态为何。对于刻赤大桥遇袭,普京指之为乌克兰秘密行动部门所为的“恐怖主义行动”,警告如果“恐袭”持续,俄罗斯将会有更严重的报复。虽然此前克里米亚已曾遭到乌克兰攻击,而跟这次不一样,乌克兰官方更已承认责任,俄方当时却未见升级回应,但毕竟刻赤大桥是普京“收复”克里米亚的象征建筑,在俄国国内右翼呼吁升级战争良久的背景下,刻赤遇袭就成为了普京改变战争样态的契机。此刻的远程攻击,在冬季来临之际,也对乌克兰造成了另一种威胁,即寒冬中可能会出现能源基建受袭而失去暖气供应的情况。在近日连番受袭、经历大范围断电的乌克兰西部大城利沃夫(Lviv),当地政府已购买数百台烧柴炉分发全市,并计划会多购数千台,可能会安装在一般人的地下室,又或者可让公众聚集取暖的场所。而在供电受阻的情况下,乌克兰政府亦呼吁民众减少用电,并停止了电力出口。如果俄军针对能源基建的攻势持续,本来不像欧盟国家般担心过冬能源短缺的乌克兰,将会在这个意义上“加入欧盟”。不过,即使俄罗斯右翼民族主义者对普京的此番攻势大有正评,但俄军能否持续这一类远程大规模攻击,其实值得质疑。虽然外界对于俄方具体军备数字未能准确掌握,但不少军事分析都认为俄罗斯缺乏内置晶片的精准打击导弹,此前更曾将S-300的防空导弹改装用作对地攻击,某程度上是其缺乏精准武器的一种体现。而在用于替代导弹作基建攻击的自杀式无人机,俄军现在已普遍使用从伊朗进口的Shahed-136,也间接显示出其先进打击能力的缺乏。至于这是否符合事实,我们从未来数日俄罗斯还能否维持像10日一般的大规模攻势便可知一二。而即使俄方能维持这种远程攻击,集中打击基建。除非此刻仍然高涨的乌克兰抗俄民情突然消失,否则没有前线陆上军事推进,远程攻击依然难以改变战争形势——特别是在欧美此刻正准备对乌加快输出防空系统之际(德国的第一套系统已送至乌克兰)。在目前战争的三大主线,俄方并没有明显优势。在乌东卢甘斯克(Lugansk),以至南部的赫尔松(Kherson),乌克兰军的反攻依然在较明显地缓缓推进;俄军的攻势只在于顿涅茨克(Donetsk)的巴赫穆特(Bakhmut)一路,而这已是俄军攻坚三个月的前线。普京此前宣布“局部动员”得来的兵力,也没有那么快能在前线见到实效。因此,即使远程攻击能源基建变成俄军的冬季攻势主轴,其实效也许不会在这个冬天就能呈现出来。普京此刻的最高层策略,其实跟开战至今一样:无论俄方战争目标以至其具体战术如何调整,长远打下去某种定义下的胜利始终是属于俄方的——这似乎就是普京对这场战争最核心的信念。目前,普京在国内外的形势,都有让他长期打下去的本钱。根据世界货币基金组织(IMF)11日公布的估计,俄罗斯经济本年预计只会收缩3.4%,远低于其4月的8.5%水平,而且俄罗斯的每月进口货价值也已恢复到甚至超越战前的水平,可见俄罗斯的经济抵御得住西方制裁。此前俄国内部各派军事力势(车臣、华格纳军团、国防部)的互相批评,也很明显稳稳控制在普京掌握之中。普京新任命的对乌作战总指挥苏罗维金(Sergey Surovikin)的强硬派背景也已得到了车臣和华格纳军团方面认许。由此可见,俄国安全部门的内部路线之争并不影响到普京的掌控力。在对外形势上,印度、中国、土耳其等一众主要国家依然保持中立,继续购买俄国能源。而对能源价格有巨大影响力的沙特更似乎透过OPEC+本月决定的每日200万桶石油减产去支持俄罗斯的能源收入。如果此情不变,普京将能继续能“外顾无忧”地打下去。在这个背景之下,我们要问的是,就算乌克兰及欧美国家能熬过本年冬天,下个冬天呢?整个西方的抗俄阵线还能支持下去吗?这个问题的解答,也许就是普京战略计算的关键。

关键词: 远程攻击 冬季攻势 俄罗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