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最新:欧盟能源短缺多面观


(资料图)

2022年2月24日俄乌冲突爆发。之后出现俄罗斯与欧美之间的尖锐斗争,能源制裁和反制裁是斗争的重要形式之一,而能源冲突打破了欧盟原有的能源供求平衡。今夏的极端高温也对欧洲能源供求关系造成影响。如今,随着冬天逐渐逼近,民众的采暖需求会上升,而欧俄矛盾并未缓解,近期欧盟的能源前景将受到更多关注。多年来,欧盟国家积极发展风光电等清洁能源,是全球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排头兵,也是许多人交口称赞的对象。但是,2022年的能源短缺发生后,许多人或者很享受看欧洲人“夏天用不起空调、冬天用不起暖气”、“靠羽绒服和电热毯过冬”之类的笑话,或者对欧洲能源冷嘲热讽,讥讽欧洲发展清洁能源是“华而不实”,等等。显然,这种从捧杀到棒杀的态度急转不可取。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认识欧盟国家现阶段的能源短缺,以及如何客观评价欧盟能源转型呢?

能源短缺暴露欧盟政策缺陷

在欧盟27个成员国中,西欧资深成员国与中东欧新成员国的能源等政策差别较大,而前者往往更受世人瞩目。基于此以及为行文方便,本文中的“欧盟国家”主要指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丹麦等欧盟中的“老欧洲”国家。欧盟能源短缺的原因复杂,既包括异常天气,也包括欧盟自身的政策失误。欧盟国家的核能、风能、太阳能、水能等清洁能源的发展规模居世界前列。然而,近年来欧洲接连遭遇极端天气,严重影响了其清洁能源项目的运营。其中,2021年北海等地区出现无风之夏,导致德国、丹麦等国的风电发电量同比减少。2022年极端天气的影响更加明显。欧洲遭遇了百年未遇的严重干旱。持久高温沉重打击了水力发电。酷暑之下,降水稀少,而水蒸发量大增,河流径流量和水库蓄水量明显下降,造成水力发电量减少。2022年夏,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欧盟水电大国的发电量大减。由于法国等国较多核电站用河水进行冷却,今夏极端高温也打击了欧盟国家的核能发电。此外,当河水已经较热时,核电站排出的冷却水会让河水进一步升温,从而会对河流中的鱼类和其他物种造成威胁。因为这些,法国核电机组一度有约一半停止运行。酷暑还对太阳能发电造成影响。阳光充足对太阳能发电有利,但是酷暑和阳光充足不是一回事。光伏发电板“怕晒”,高温会导致发电板功率折损、发电量下降、使用寿命缩短。2021年欧盟国家的核电、水电和太阳能发电量分别是7,322亿千瓦时、3,444亿千瓦时和1,606亿千瓦时。三者合起来在欧盟总发电量中的占比高达43%。2022年夏季的极端高温天气造成三者减量,并对欧盟的电力和能源供应造成不利影响。然而,今年欧盟能源短缺,“人祸”才是主因。俄乌冲突爆发后,欧俄能源斗争出现并加剧。结果,俄罗斯对欧盟国家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供应大幅减少,这是现阶段欧盟能源短缺的主要直接原因。但是,更深层的原因是欧盟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和政策的失误。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洲油气煤供应严重依赖前苏联/俄罗斯。俄乌冲突爆发前,欧盟国家石油、天然气和煤炭消费对俄罗斯的依赖度分别高达30%、40%和46%左右。欧盟能源供应严重依赖俄罗斯,表面看有非常充足的理由:欧俄之间油气运输系统发达,且俄供欧的能源产品价格很有竞争力。每年从俄罗斯进口大量相对廉价的能源,这让欧洲的经济和社会获得实惠,而且几十年来也没有出现过大麻烦。但是,对能源净进口国家来说,能源安全保障的一条重要法则是要随时确保能源进口的多元化。多年来欧盟国家对能源多元化的重视明显不够,而其害处在俄乌冲突爆发后得到了充分暴露。

不宜全盘否定欧盟能源政策

尽管近期欧盟能源出现较大困难,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全面否定欧盟的能源战略和政策。总体而言,欧盟国家能源政策体系仍然是全球最先进的,而且代表着世界能源前进的正确方向。欧盟有成熟的清洁能源市场和碳市场,其发展清洁能源的经验丰富、技术和制度先进。丹麦是全球第一个实现风力发电商业化发展的国家。20世纪80年代西班牙、葡萄牙和意大利等阳光充沛的地中海沿岸国家开始发展太阳能发电,是世界的先行者。多年来欧盟国家在清洁能源发展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欧洲公司也掌握了大量相关先进技术。即使在俄乌冲突爆发并引发欧洲能源短缺后,欧盟委员会仍然在2022年5月公布了名为《重新赋能欧盟》的行动计划,其中提出决心将欧盟2030年可再生能源占比目标从40%上调至45%,203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上升到12.36亿千瓦。2005年欧盟建立了全球最早的碳市场。欧盟碳市场的规模是世界第一,2021年的全球占比高达90%。欧盟发达的碳市场有力地促进了其清洁低碳能源转型,并推动了世界其他地区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在持续推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过程中,欧盟国家里出现了法玛通、维斯塔斯、西门子歌美飒等先进企业。这些企业的业务遍及全球,因而推动了世界低碳能源事业的发展。欧盟各国在遏制能源浪费方面也比较成功,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已与能源消费增长初步脱钩。多年来,欧盟各国坚持使用财税等政策,主动引导民众减少能源浪费。比如,主要由于政府征税高,欧洲长期是全世界汽柴油价格的高地。最新数据显示,在2022年10月初全世界汽柴油价格最高的10个国家和地区中,有4个是欧盟国家。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的汽油价格分别是美国的178%、144%、156%和159%。高油价下,石油浪费现象减少。此外,欧盟国家对汽车燃油经济性和碳排放限值的要求较高,这也有效抑制了它们的石油消费。结果,欧盟国家的石油消费量在1979年就已达峰。与历史峰值相比,2021年的石油消费量已下降了约1/4。相比之下,同为发达国家的美国,其石油消费量至今尚难言达峰。不仅仅是石油,欧盟国家一次能源消费量在2006年前后也达到了峰值。尽管2021年欧盟GDP比2006年增长了35%,但是其能源消费量却下降了12%。《重新赋能欧盟》进而提出,2030年欧盟国家的能源消耗量需要在2020年的基础上减少13%。欧盟各国的能源清洁低碳转型享有深厚的社会基础,这在全球范围内并不多见。欧洲民众已积极行动起来,推动各国政府和企业加快减排。比如,壳牌公司是欧洲乃至全球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2019年4月“地球之友”、“绿色和平”等7个环保组织和17,000名荷兰公民共同发起了对它的诉讼,要求它提高其减排目标。2021年5月荷兰海牙法院判定壳牌应该加大减排力度,在2030年底前将其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19年的水平基础上减少45%。在公民社会的推动下,欧盟国家的企业绿色发展的步伐明显快于世界其他地区的企业。

对欧盟能源政策宜采扬弃态度

对于欧盟错误的能源选择,中国应该引以为戒,避免犯相同或相似的错误。对于欧盟能源的成功之道,中国应该继续虚心学习。一方面,欧盟的能源选择并非一切都对,中国必须吸取欧盟国家忽视能源进口多元化等方面的教训。欧盟国家当前的能源短缺,主要源于其对俄罗斯能源的过分依赖。中国应该以此为鉴,继续提升油气进口的多元化程度,要避免石油或天然气进口过分依赖一个或几个国家,无论这个或这些国家过去和现在看起来有多么可靠。另一方面,在能源的不少领域,中国应该继续以欧为师。今年欧盟国家即使遭遇严重能源短缺,仍表示将坚持发展清洁能源。这样的态度不仅仅出自于对气候变化、环境恶化的担心,还出自于它们保障自身可持续能源安全的决心。欧盟国家的化石能源禀赋条件总体较差,其消费不得不严重依赖进口。比如,2021年欧盟国家的石油消费量为1,042万桶/日,而其产量只有37万桶/日,连消费量的零头都不到。同年,欧盟国家天然气的消费量和产量分别是3,966亿立方米和440亿立方米,消费的缺口也很大,需要靠进口来填补。和化石能源不同,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对欧盟国家来说都是本土能源,几乎不存在对外依赖的问题。如果其域内的清洁能源得到充分开发,那么欧盟国家除了能助力全球气候治理外,还有希望实现其自身的可持续能源安全。因此,对它们来说,开发清洁能源不仅是涉及代际公平的道德问题,也是极具现实意义的安全和政治问题。和欧盟国家相似,中国的油气消费也严重依赖进口,也有确保本国能源安全的巨大压力。同样地,中国也需要通过发展本土的清洁能源来促进本国可持续能源安全。而在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方面,中国需要继续学习欧盟各国的相关先进技术和法律制度以及有效的商业模式等。欧盟的储能技术、制度和商业模式也值得中国学习。欧盟国家有发达的天然气储备系统,能够在天然气市场中发挥定海神针的作用。欧洲储气库的最大库容为1,077亿立方米。经过欧洲各国的努力,到10月初天然气库存水平已超过库容的90%,这基本保证今冬欧洲将不会出现气荒。欧盟国家的储气系统不仅规模大,而且遵照市场经济规律建立和运营,资源配置优,运行效率高。这些都值得中国政府和相关企业认真学习、借鉴。此外,部分欧盟国家还根据国际能源署的要求,建立和维持了相当于90天以上净进口量的石油储备量。今年4月国际能源署欧洲成员国决定和美国一起,大量释放其石油储备,这对稳定今年的国际石油市场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需要认真汲取欧盟的成功经验,扩大能源储备规模,优化能源储备制度。

关键词: 能源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