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银行发行绿色金融债超3500亿元,规模比去年全年大增276.6%
今年,银行业绿色金融债券发行火热。《证券日报》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12月29日,今年以来,银行机构发行了绿色金融债券合计规模达3579.37亿元,相比去年全年大幅增长276.6%,2021年全年该规模为950.55亿元。
银行积极发行绿色金融债券
(资料图片)
近日,多家银行完成最新一期绿色金融债券发行工作。据记者梳理统计,今年以来已有多家银行积极发行绿色金融债,无论是发行数量还是发行规模,与去年相比均大幅增加。
从绿色金融债券发行规模来看,商业银行中,国有大行及股份行占据着主体地位。今年以来,绿色金融债券发行规模在百亿元以上的银行包括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平安银行、招商银行、浙商银行以及杭州银行。中国银行以300亿元的发行规模位列近日银行绿色金融债券发行规模之首。
此外,中小银行发行绿色金融债券的积极性也有很大提升,募集资金投向覆盖多个细分绿色领域。发行规模从数亿元到上百亿元不等。
东方金诚绿色金融部助理总经理方怡向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对于绿色金融债发行规模大增的原因,首先是政策的推动。“双碳”背景下,绿色金融的政策框架不断完善,《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方案》正式施行,意味着对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绿色业务评价不再局限于绿色贷款,而是将内涵扩大至各项绿色金融业务。当前,银行机构面临的绿色评价更加严格,为了适应更大规模的绿色信贷投放,需要发行更多的绿色金融债券,从而扩充负债端资金来源。其次是我国绿色金融标准体系不断完善,为国内绿色债券支持项目及领域的统一和规范奠定了重要基础,促进了国内绿色金融标准的初步统一,也为商业银行开展绿色金融业务提供了便利。最后是绿色低碳产业规模持续增长,绿色金融债券作为一种成本低期限长的融资工具,银行通过发行绿色金融债能够满足不断增长的绿色产业融资需求,因而也得到各类银行的积极跟进。
银行机构多元助力绿色金融
绿色金融债作为专项用于支持绿色金融领域发展的重要资金渠道,银行对其发行力度不断加大,市场的投融资热度也明显升温。
中国银行研究院博士后李晔林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发行绿色债券是当前银行绿色金融领域的主要业务之一,对于这一相对传统的融资工具,精细化和专业化发展是长期的提升改善方向。
“从支持行业的角度看,在绿色债券标准剔除了化石能源的清洁利用以后,银行业对高耗能企业的支持主要体现在节能减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上,后续应进一步提升对能源企业转型等其他子领域的支持,包括增加产品总量、丰富产品结构等;从服务模式的角度看,碳金融业务相对绿色金融范围更窄、专业性更强,因此传统绿色金融债券面临细化为碳债券等专业化碳金融工具的要求,也是银行需要进一步完善的问题。”李晔林指出。
近年来,我国对绿色低碳发展愈发重视,对金融机构提出越来越多支持服务实体经济绿色低碳发展的要求。日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明确要求,金融机构要加大对绿色发展领域的支持力度。
业内人士认为,除了发行绿色金融债券以外,今年以来,各家银行机构将信贷投放作为发展绿色金融业务的主要抓手,持续加大绿色信贷投放力度。目前,银行业绿色金融相关业务主要包括发放绿色贷款、承销或发行绿色金融债券,其中绿色贷款是最主要的绿色金融业务。
李晔林表示,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我国政策层面对经济社会的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越来越重视,可持续发展领域尤其是绿色金融成为银行业竞争的制高点和发展新蓝海。在这一指引下,银行积极发行绿色金融债券,为巩固和加大绿色信贷投放、发展绿色股权投资等业务奠定资金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