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资讯:无人机袭克里姆林宫图杀普京?乌军春季反攻必须「制造意外」

在5月9日莫斯科胜利日阅兵大典进入倒数之际,人们都在猜测正准备发动春季反攻的乌克兰会有什么动作为普京(Vladimir Putin)「赠庆」。莫斯科时间5月3日清晨二时许,克里姆林宫元老院的圆顶上两度出现无人机爆炸,俄罗斯当局在事件发生大概十个小时之后罕有发布声明指之为乌克兰意图刺杀普京的恐怖袭击,更特别澄清普京无恙。人们不禁要问,这是否乌克兰预期之中的挑衅行动。

对于这次无人机「袭击」,正在访问芬兰赫尔辛基(Helsinki)的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Volodymyr Zelensky)绝口否认,称乌方不会攻击普京和莫斯科,只会在自己的领土上作战,普京的下场「我们将留给法庭」(按:指已因战争罪行指控向普京发出拘捕令的国际刑事法庭)。

不过,对于不时发生在俄罗斯境内的离奇攻击,乌克兰的官方态度若非一口否认,就是冷嘲热讽,从来不会公开承认责任。这样做的原因当然是要避免真的触碰到美国拜登(Joe Biden)当局对于战争升级的长期担忧,以免影响乌克兰对美国升级军备供应的游说工作。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而且,乌克兰安全部门属下人员也颇有各自为政、独立行动之风,有可能未得高层许可便发动攻击——数个月前被泄漏的美国情报机密文件就记录了一宗事故:乌克兰安全部门发现其人员竟不听指令,在2月26日对一架停在白罗斯境内机场的俄罗斯侦察机发动攻击。

由此可见,对于乌克兰官方的否认责任,我们应有的态度只能是「听过就好」。

但这次无人机袭击克里姆林宫的事件确实是疑点重重,行动背景、任务目标、主事者身份、时间选择等各种关键情节也没有清晰无误的单一解读。

乌克兰有能力直捣克宫吗?

对于这次发生在克里姆林宫关键建筑上空的无人机袭击,人们首先要问的是乌克兰有没有这样的攻击能力。

根据美国海军分析中心(CNA)俄罗斯研究计划的无人军事系统研究员Samuel Bendett从无人机袭击影片得来的分析,涉事的无人机可能是官方定价约9,500美元的中国制Mugin-5,又或者是乌克兰自行研发的UJ-22。两者都有足够的飞行距离从乌克兰国境按预定航道飞到莫斯科,也另有可能是由在莫斯科附近的人员操控飞行。

而且,疑似乌克兰无人机在莫斯科周边出现也并非首次。本年4月24日,莫斯科以东30公里就出现过一架据称载有17公斤炸药的UJ-22;本年2月底,莫斯科东南大约100公里的地点也同样有UJ-22坠落过;去年12月初,离莫斯科约200公里的一个关键空军基地也受到过无人机袭击。从这些发生之时都曾在军事分析圈子引起广泛讨论的事件来看,此类无人机攻击也有愈来愈接近莫斯科的趋向。

值得留意的是,本年1月,人们都留意到莫斯科的一些政府大楼上竟然放置了铠甲(Panstir)地对空飞弹防空火炮系统,可见俄罗斯当局当时已不顾在首都公开摆放大型武器的战争感而要加强莫斯科的空防。但从上述的无人机事故来看,俄罗斯对无人机的防范能力依然非常有限。

「刺杀普京」指控荒谬

另一个要问的问题是,乌克兰真的是要刺杀普京吗?

如果在基辅街头询问乌克兰民众是否想消灭普京,十之八九大概也会说想。但要由乌克兰公开刺杀普京却是另一回事。对乌克兰而言,普京至少是个「已知的敌人」;由乌克兰或任何西方势力亲自铲除普京,只会激化俄罗斯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情绪,其接班人可能会是一个比普京更为邀进的未知人物,对此刻至少抵得住普京进侵的乌克兰而言没有明显好处。

在执行层面上,派两架价格相对低廉且非专精攻击的无人机到克里姆林宫国家重地去刺杀普京,也可算是一个天大的笑话,就算是从政前是喜剧演员的泽连斯基也不至于愚笨至此。

在莫斯科理论上的严密空防之下,这些无人机能飞进莫斯科上空本身已经是一项成就——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上文述及的无人机坠落事件就不会有任何新闻价值——更不用说要刺杀有克里姆林宫外多个办公和起居地点、传闻有替身、甚至会在不同地点使用完全一样室内装修让人不能以影像得知其所在的普京。

莫斯科用不着升级战争的借口

由于这次无人机袭击看起来不是刺杀普京的行动,乌克兰也没有理性的原因去公开杀死普京,而这些无人机能越过莫斯科重重空防直捣克里姆林宫也让人难以置信,部份西方分析员就认为这有可能是俄罗斯「自编自导自演」的把戏,用以激化乌克兰对于俄罗斯的存亡威胁感,以增加民众对战争持续和升级的支持。

华府智库战争研究所(ISW)和《纽约时报》都特别点出莫斯科对此次袭击的高调公开宣传。战争研究所认为如果此次袭击是意外事件,莫斯科的官方回应就不会像这此一般的「即时、连贯和协调」。《纽约时报》也提到克里姆林宫对于以往的乌克兰袭击(例如去年10月的克里米亚大桥爆炸案)并没有发表像这次一般长的声明,又称这次克里姆林宫的上空爆炸在俄罗斯官方回应之前其实没有什么人关注。

这一种「自制被乌克兰攻击的受害者假象,作为发动或升级攻击借口」的逻辑,从普京还没有挥军乌克兰之时已遍布于西方对于乌克兰相关事态的解读。在战争期间,从杜金之女汽车爆炸案、北溪天然气管道受袭,再到3月俄乌边境小镇的疑似「恐袭」、4月圣彼得堡亲普京博客遇刺等等,都有西方分析员以同样的逻辑去解读事件,认为是俄罗斯缘祸乌克兰的「假旗行动」(false flag operation)。

这次克里姆森宫无人机袭击发生后,上至前总统梅德韦杰夫(Dmitry Medvedev),下至在Telegram上紧密追踪俄乌战情的战争博客群,也确实大为震怒,要求莫斯科迅速报复。梅德韦杰夫更直指要「物理上去除泽连斯基」。同时,俄军也趁机对乌克兰多个城市发动无人机攻击(其所用的伊朗无人机造价是克里姆林宫上空爆炸那些无人机的数倍),半个乌克兰也一度响起空袭警报。

不过,跟乌克兰以两架平价无人机刺杀普京的荒谬指控一般,将这次袭击解读成莫斯科的「假旗行动」也同样荒谬。战争研究所自己也指出,俄罗斯此刻也没有能力去升级战争。若然如此,莫斯科又何解会有动机去制造升级战争的民情?

事实上,近月俄罗斯对乌克兰能源基建等目标的远程精准打击已大大减少,很可能是出于导弹的短缺,而在乌东前线作战的华格纳雇佣兵团(Wagner Group)也一直抱怨弹药不足。除非莫斯科的意图是要打核战,否则激化抗乌民意并没有任何用途和好处。

对于这次事件最有可能的解读大概是「乌克兰的表演性试探」,正如本文文首所说的一般,就是乌克兰方面在象征俄罗斯国家荣光的胜利日庆祝之际对普京的符号性挑衅,也同时试探或揭穿俄罗斯的空防虚实。

当然,在进一步的事实出现之前,我们对于这次攻击的背景、目标、主事者等关键资讯都不能作出确切的判断。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在乌克兰春季反攻在即的背景之下——华格纳兵团创办人普里戈任(Yevgeny Prigozhin)5月3日更声言乌克兰的反攻已经开始——我们可以预期针对俄罗斯的离奇事件会愈来愈多。

乌克兰需要一段出其不意的反攻剧情

这次乌克兰反攻,最大的困难是乌克兰手上的牌都是公开的,使乌克兰完全没有「攻者一点、守者万里」的优势,难以重演去年9月伪攻赫尔松、实取哈尔科夫的「声东击西」。一方面,这是因为美国一直拒绝供应乌克兰长程攻击武器,以至F-16等西方战斗机,使乌克兰的对俄攻击只能以地面推进为主轴。

另一方面,从整线俄岛前线的形势来看,乌克兰唯一能「击败」俄罗斯的战略目标就只有截断亚速海北岸由俄罗斯贯通克里米亚的陆桥,任乌克兰到处佯攻,也改变不了这个客观情势。因此,俄军在这里的防御工事也特别密集,战壕、地雷、反坦克龙牙阵满布,乌克兰要完美施展出其军队全无实践经验、俄军一年多来也没有表演过的联合兵种作战,才有可能攻破防守。而且,如今乌克兰空防本月就有可能用尽弹药,如果俄罗斯空军进场的话,乌克兰的进攻就更加没有可能成功。

因此,乌克兰要争取到有把握的胜算,就是要制造出一种不会让军事分析家、不会让俄罗斯或者其他国家看穿的攻势,简单而言,就是要制敌于出其不意之中。据乌克兰媒体报道,对乌克兰反攻计划有全盘掌握的官员不超过5位。乌克兰的前线行动者,如今就像王家卫电影的演员一般,在不知道剧本的情况下执行任务。

事实上,除了这次克里姆林宫的无人机袭击之外,4月底、5月初这一段时间俄乌战争也不断出现一些各界难以理解的事态,例如乌克兰人员在赫尔松州第聂伯河东岸三角洲地带的小规模登陆、俄罗斯边境州的多次货运火车出轨、圣彼得堡的供电设施爆炸、克里米亚港口和大桥周边的储油炼油设施大火等等。

在这些事态也是乌克兰春季反攻剧本情节的假设之下,暂时似乎没有人能将这些情节扣连出一个清晰的故事来。由于乌克兰反攻的胜算就取决于其能否制造出莫斯科料想不及的意外,此刻人们对像这次无人机袭击一般的事件「大惑不解」,本身就已算得上是对乌克兰反攻部署的正面讯号。

文章来源法布财经由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