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价高涨,农业通胀或再次来袭
(资料图)
大米及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的供应担忧增强。为了优先保障本国市场供应,最大的大米出口国印度禁止出口除部分高级品种以外的白米。作为国际指标的泰国产大米的出口价格在印度禁止出口之后暴涨,创下约11年来的最高值。小麦也在7月下旬一度达到5个月以来的最高价。全球性粮食通货膨胀再次发生的风险正在加大。7月27日,泰国产大米的曼谷出口价格(FOB=船上交货,碎米率为5%)达到607.5美元/吨,与印度宣布禁止出口大米的7月20日相比,1周内暴涨了62.5美元(11.5%)。刷新了2012年5月以后约11年来的最高价。原因是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国印度的动向。印度消费者事务、食品和公共分配部7月20日发布公告表示,由于出口增加导致本国大米价格上涨,为了“使价格降低并保障本国消费部分的供应”,禁止出口高级品种印度香米(Basmati)以外的白米。印度禁止出口对全球的大米供求关系产生的影响很大。美国农业部(USDA)的数据显示,2022~2023年度印度的大米出口量为2250万吨,占全球总出口量的4成。仅次于印度位居第2位的泰国的同期出口量仅为850万吨。今年时隔7年出现的极端天气“厄尔尼诺”现象也加大了大米短缺的风险。其原因是,太平洋赤道海域水温升高的厄尔尼诺现象有可能导致作为大米主产区的东南亚地区因降雨不足而出现干旱。有预测称,由于供应减少,全球大米库存在2023~2024年度末将下降到1亿7042万吨,这是2017~2018年度以后6年来的最低水平。如果未来的天气情况不佳,库存预测可能会进一步下调。库存减少会让市场意识到供求关系紧张,可能会导致国际价格进一步高涨。目前,与大米一样同为主要粮食作物的小麦也再次出现供应担忧。其原因是,俄罗斯7月中旬停止履行通过黑海运输乌克兰粮食的出口协议。而且之后俄罗斯军队加强了对乌克兰最大的粮食出口基地南部敖德萨的攻击。小麦的国际指标——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期货的9月合约7月下旬一度达到7.7美元/蒲式耳左右,创下自2月下旬5个月以来的新高。2022年在小麦等谷物价格因俄乌冲突而暴涨时,大米的国际价格相对稳定,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全球的食品危机。目前大米和小麦的供应担忧并行,在今后分别出现严重短缺时恐怕难以找到替代。2007~2008年,大米和小麦等主要农作物价格同时上涨,出现了农产品主导的物价暴涨,被称为“农业通胀”(agflation),由农业(agriculture)和通胀(inflation)两个词组合而成。如果再次发生农业通胀,受影响最严重的是非洲等新兴市场国家,因为经济贫穷、食品依靠进口的国家也很多。如果国际价格暴涨,由于外汇短缺,难以进口充足的食品,这将加剧通货膨胀,造成饥饿人口增多。联合国等7月发布的年度报告《世界粮食安全保障与营养的现状(SOFI)》显示,非洲陷入饥饿的人数截至2022年达到约2亿8100万人,占到人口的19.7%,比2010年增加了77%。如果情况进一步恶化,还有可能造成该地区的社会、政治不稳定。今后还有可能影响到日本的餐桌。日本作为主食的大米的自给率几乎为100%,但味增及米饼等加工品的原材料还依赖进口米。日本每年低关税义务进口的大米的配额约为77万吨,日本政府通过商社等投标采购。据日本农林水产省的数据,2022年度约占一半的约40万吨是从泰国进口的。进口的泰国产大米在日本不仅用于生产米饼及味增,还因在生产工艺中便于管理等,用作泡盛烧酒等的主要原料。原材料的采购价格上涨恐怕还会波及日本的食品价格。
文章来源法布财经由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键词: